反思、回顾和思考。现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也翻译为反射和反射。原意是指光的反射。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借用了光反射的间接含义,指的是不同于直接认知的间接认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的文章7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泥石流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但是攻击性和伤害性非常的大。那大家是否了解防泥石流应急预案呢?
应急措施
1、组织机构设置
(一)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指挥各小组按预案有序实施抢险及人员的疏散,对出现的泥石流事故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安排及时做出决定。
(二) 指挥部下设各分小组负责组织抢救受困人员、疏散物资的工作,了解事故现场需要抢救人员的数量和抢救地点危险程度并具体组织抢救。负责组织人员对应急泥石流措施进行实施。
(三)抢救疏散小组负责与现场撤离人员接应,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 处理,并且做好受伤人员的善后事宜。提供应急所需车辆、工具及物资。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全面情况及其变 化,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
2、应急处理程序
(一)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 根据事故报告, 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二) 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3、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 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事故的预防 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期间和终止后,要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本公司防止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措施要求, 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 性地措施进行防范。 加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的巡查。
第2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可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暴雨激发等;人为因素如乱砍滥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积等活动,会促进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相同条件时,降雨的特征往是决定因素。人为活动往往为泥石流的形成起了扩大和加快的作用,有时也会变为主导作用。大家知道防泥石流措施有哪些吗?
泥石流防治,应以防为主,开展预防监测,宣传普及泥石流的知识,重视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保护山地生态环境,防患于未然。开展坡面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实行合理耕作活动,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的灾害。对易发生泥石流地区的工程防护措施主要是:
①稳:用排水、拦挡、护坡等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
②拦:在中上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
③排:在泥石流流通段采取排导渠(槽),使泥石流顺畅下排;
④停: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
⑤封:即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造林增加植被复盖率。
第3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泥石流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1、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泥石流的危害和防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什么叫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二、泥石流形成的灾害和分布
三、泥石流灾害的特点:
1、暴发的突然性
2、运动的`快速性
3、历史的短暂性
4、破坏的极大性
四、泥石流的危害
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2006年1月4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印尼士兵和救援人员正在搜寻泥石流受害者。
五、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
季节性: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特别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
周期性: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六、发生泥石流你该怎么办?
遇到泥石流发生时,要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往两边的山坡逃生。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第4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相关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观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3、教师总结:是啊,洪水做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夺走我们的家园,破坏我们的生活,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洪水的一些知识,学习遇得到洪水时我们该怎么做。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2)洪水峰高量大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通过对洪水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防洪措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了解呼救的方法:
sos标识、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呼救、拨打119(了解119不仅是火警,也可以是抢险救援电话)
(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紧急自救方法的知识。
(五)强调平时不到溪边玩耍、摸鱼等,防止跨坝洪水。
第5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还原了灾难发生动因,分析了滑坡灾难成因。提出了预防大于救灾、系统组合实用型专家组排查地灾危险源的独到见解,举例证明了山体滑坡预防成功的重要性。基本描述了滑坡前兆和多种监测预防技术,提出应急测绘技术与综合防灾二维码分级管控的新技术思路,给出了应急科学与工程创新发展答案和目标导向。
【关键词】山体滑坡、危险源、易滑体、粘接、裂隙、拉张、摩擦、崩塌、能量
一、还原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动态能量
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在2017年6月24日5时38分55秒发生了山体滑坡。滑坡周边5公里内平均海拔约2967米,新磨村海拔为2308米。根据计算,还原灾难动态真像,崩塌出现猛烈下滑与继续下滑两段过程,一段猛烈下滑持续时间约100秒。二段继续下滑时间约148.42秒,两段滑坡完成时间为4分多钟,能量切换时间非常短,滑坡体大约有800万立方米,基本容重为2400万吨,滑坡最大落差约1600米,斜向倾角65~70度,平面滑动距离2500米至3000米。茂县山体滑坡崩塌体群屑流冲击力学计算:根据我对山体滑坡多次观测、多次治理、成功处置滑坡,用技术进行客观论证,多次观测到落差不一类型不同的山体滑坡,斜长100米、倾角在60度与70度左右的山体,上百吨易滑体通常在6~8秒钟不规则的完成崩塌。茂县山体滑坡动态也是不规则崩塌运动,易滑体在含水状态下随着65度的倾角在第一阶段产生不规则的撕裂能量、崩塌、乱窜、弹跳、直落方式,崩塌的山体与非滑体在第二阶段产生巨力摩擦、挤压、前拉后、后推前的动作和姿态,形成群屑流瞬间下滑,整个滑坡体出现拉张、撕裂、崩塌、乱窜、弹跳、挤压、摩擦、追赶等姿态,全部完成时约4分多钟,经过测试和计算分析,800多万崩塌体约等于2400多万吨,2400多万吨的崩塌体在斜高1765米的崖上,形成了一定能量,能量初始速度每秒为0米,末速每秒14.21米,平均速度每秒7.105米。易滑体滑动完成时间是248.428秒,约合4.14分钟,可见4.14分钟完成2400万吨滑坡体的冲击能量远远超过人力不可抗拒的万倍能量。巨大的能量突然在2017年6月24日清晨5时38分释放,把茂县叠溪镇新磨村40多户人家突然吞噬,山体崩塌冲击能量把房屋摧毁坍塌、埋压,受灾民众被砸的面目全非,部份受灾人员在滑坡应力的直接冲击下,以切割、撕裂、猛捅的动作方式,把受灾人员砸、撞、戳、砍、劈的尸首分离和臟器暴露、肝肠落地被快速被埋的迹象,场景惨不忍睹。川西高原茂县叠溪镇滑坡区和附近,由三个行政村组成,系两山夹一沟的峡谷地貌,松坪沟对河两岸的山势海拔较高,植被茂盛,气侯湿润,低温天气较长,在6月24日5时38分的叠溪镇天色还处于麻黑状态,多数人们还在睡觉,根本就没有逃生准备,所以死亡惨重。茂县叠溪镇滑坡是一次体积多、能量足、破坏性强、社会影响性特别巨大的灾难。要想在10米至40米的乱石堆和掩埋体、泥沙、碎石、混合泥土一共五种山体地质,以群冲群屑流方式释放滑坡能量,要想寻找到一名幸存者,真是难上加难,救援官兵只好擦干泪水,强忍悲痛,继续投入另一处搜救任务。根据滑坡灾害难度,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难度系数超越地震救灾,根据滑坡定性和事实分析得出结论,预防大于救灾。
二、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的综合性诱因分析
茂县叠溪镇新磨村位于岷江支流松坪沟,根据山洪灾害评价调查成果显示,[²]该村上游流域面积为507平方公里,河流水面平均比为3%,水流方位呈东南流势。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叠溪镇新磨村松坪沟上游14公里,在滑坡事发前一月,累计降雨量达到119毫米,事发前三天降雨量为12.5毫米,事发当天总降雨量6.5毫米。根据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地质结构分析,叠溪镇新磨村属于青藏高原挤压四川盆地的东缘地质能量聚积区,茂县是川西高原东部,我曾到过茂县叠溪镇两河口村、新磨村、磨房沟村,顺便对岩结构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用地矿动力学分析了沉积岩、千枚岩、粉沙岩、石灰岩几种岩质,对岩体的节理、裂隙、粘接性、摩擦性、能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浅表堆积层作了动力分析,得知地质薄弱环节形成重大危险源。加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释放能量的影响,导致岩石裂隙新增,岩体破碎,在高温严寒影响下出现热胀冷缩的反应,岩质开始加速风化,岩体变得更加松软,粘接系数与支撑系数逐步丧失,破碎的岩石难以支撑和维系易滑体重量,从而出现岩石结构撕裂与崩塌的糟糕状况,在雨水的诱因下,易滑体能量突然释放,厚薄不均的片片石,大规模的形成群屑流,不规则的圆石头呈弹跳、乱窜的方式砸向村子,导致了茂县新磨村重大人员伤亡的惨痛事实。
三、茂县滑坡灾难给我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反思
地灾无情的吞噬很多生命,给我们带来一次次锥心之痛,一次次撕心裂肺,残酷与悲痛的客观事实,早已让我们痛心疾首,并多次发出反问,地灾的频繁发生,究竟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面对鲜活生命被死神无情的夺走,我们显得多么无奈,多么被动。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应当成为研究目标,应该成为总结的课题。我们面对灾难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认真想想,想清楚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怎样维护和保障生命安全?生命安全从地灾方面如何入手,如何开启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应急救援如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系统工作。单纯性的事故救援频繁的出现杯水车薪的局面,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就是客观事实,代价又太大,教训也惨痛!残酷的客观事实面前,证明了单纯的事故应急救援肯定行不通。也说明了灾难事故必须从系统的预防工作做好,摄入可行的安全应急技术预防措施,全面贯穿安全应急的系统思维,扎实做好安全应急救援系统工作,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闭环管控为保障体系。着力建设系统的应急科学与工程,夯实应急管理系统保障,创新和捕捉跨学科技术支撑应急救援,净化应急管理泡沬物质,改善应急管理虚幻不实的忽悠局面。
四、滑坡的预防、启示、前兆及测算公式
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客观的看待灾难事故艰巨性,整个川西高原海拔较高,具有微弱的高原反应。预防地灾可以在直升机和相关装备配合下,也可做到实地勘测和评价危险源,完全有能力化解这场滑坡灾难。事实胜于雄辩,成功化解滑坡灾难大有案例,[³]云南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腊早村一村民就成功预警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在政府的协调指挥下,转移并安置了群众,避免181人的遇险遇难。就在事发前一天,一位心细的村民发现腊早河突然断流,村后山上乌云密布,加之近日连续强降雨,很快他意识到这是滑坡泥石流的前兆,他迅速将情况上报到村委会,逐级上报至县政府,并在同一时间协助村委会疏散了河道两边的村民。[³]
山体滑坡在笔者家乡四川彭州、都江堰、汶川很常见,笔者也多次成功化解规模不等的山体滑坡灾害,并做到无人员伤亡和贵重财物的损失。笔者从实际场景总结了一些滑坡规律和测算稳定系数的公式,期待各级专家斧正。
(一).大滑动之前,坡脚与易积水处有泉水再次复活的迹象,易滑体下部边缘泥浆涌出,水井有突然漏水迹象,或者水质浑浊、茶黄色等异色出现。
(二).在滑坡之前山体有倒“八”字的裂隙裂缝出现拉张、失衡,此种现象说明了易滑体部份在向滑落带产生坠性摩擦和挤压,此时,已进入临滑、崩塌、搬马牙、走山等状态。
(三).山脚浅表堆积土体和原貌不一样,出现隆升涌高和下沉现象,山体上部有裂缝产生分裂式拉张、顺滑式拉张以及摩擦运动等下沉现象,上沿浅表层有孤石的地方,它会发生沉降,位移和滚动的迹象。
(四).山体滑坡有裂隙裂缝的地方,要发生滑落之前,由于强降雨的开始和结束时,地表温度和裂缝温度不一样,裂缝里会出现雾气,而且易滑体均出下拉裂隙至裂缝演变。
(五).山体滑坡的外沿山体层纹、节理和裂隙发生沉降,或呈“Ⅴ”型断裂,外表常垮落泥土和撕裂岩石,随着倾斜倾角的度数摩擦发生,倾角度数越大,加上有水,粘接系数随之降低,推垮性破坏力学越强,相反,倾角度数越小,粘接系数不易丧失,推垮性破坏力学减弱。
(六).人为的破坏和影响山体物理支撑,把山体下部、两侧掘空、让山体形成悬崖形、孤岛形、侧凸形、侧凹形,修复和治理措施未及跟上,出现治理措施失效,上部山体重力坠向破坏的脆弱带,稍遇降水更快,更严重。
(七).由于强震烈度强,导致直接对山体破坏或次生灾害破坏。地震把山体浅表层震裂,岩体层纹裂隙裂缝增多而且很深,这类滑坡可通过降水或通过自身重力释放能量致灾。
(八).山体滑坡前也有地震前相似的宏观异常,如鸡鹅乱飞,狗不进舍,马不进圈,野生动物逃离,水冒泡,变色,变味等违反常规现象。
(九).山体滑坡的预警与工程改善获取数据计算方法,将N块易滑体滑动面剪切强度参数为tgΦ,C是全部除稳定系数fos,并使剪切成N个条块的易滑体沿滑动面全部处于静止平衡,此时得出fos,即为滑坡稳定系数,N块易滑体滑动面稳定系数基本上相等,差值微小,甚至没差值!
滑坡稳定计算比较,强度储备稳定系数与超载法稳定系数不相等,可以把强度储备法稳定系数看作fos1,超载法稳定系数看作fos2;
1)强度储备法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为fos1:
1=(wcosα·tgФ/fos1+C·L/fos1)/wsinα
2)超载法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为fos2:
1=(fos2·wcosα·tgФ+C·L)/fos2·wsinα
①其中fos1、fos2为强度储备法系数、超载法稳定系数,
②W为易滑体重量(KN)
③tαna正切、缩写α为易滑体倾角( ° )
④C为易滑体内聚力(kpa)
⑤L为易滑体动面长度(m)
⑥cos余弦、sin正弦是三角函数
山体滑坡动能释放的强弱,一般取决于易滑体与非滑体接触层面倾角度数大小,易滑体摩擦层面的韧性,均由易滑体的容重、地貌的凹凸系数、地质结构脆弱性而发生改变,系统的结合以上公式算出内聚力或粘接系数。我把能量释放方式分为三种,如下图所示。
五、滑坡的应急预防技术概论
认识滑坡前兆对预防滑坡灾难、滑坡监测与预警、工程改善滑坡能量很重要,预防滑坡可采用应急测绘技术,边坡雷达扫描技术,失衡观测技术,区域类比技术,地形地貌物理评价技术,小范围的可采用烟雾压入技术等!根据滑坡类型的成因选择实用技术,科学获取拉张、位移、沉降、变形、粘接、摩擦、支撑、内聚力稳定等系数,掌握山体滑坡薄弱环节,展开滑坡前兆能量转换和监测。获得科学可靠的能量数据后,针对性的建立防灾减灾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紧盯危险源能量转换,精确削减危险源能量,把危险能量削减到最低风险。建立群测群防机制,优化组合权威技术、地矿实务、民间资深融为一体的专家组,全面系统的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分出地灾四级风险,并由上到下列出关键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低度风险,系统结合地理、地物、地质信息数据,绘制灾害风险实景图,给出投影坐标,结合工程改善、监测转移、应急救灾、双重预防机制等处置技术!用数字矩阵生成黑白相间的综合防灾二维码,畅通公众信息了解渠道,有效削减风险能量和消除隐患。
世上无难事,有心人事竞成,普通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可防、可测、可改善!夯实发展安全应急技术为应急科学与工程的创新导向。以尊重生命、安全为天为防灾减灾主旨。鼓足勇气、俯下身子,清谈废务、真抓实干,切实把灾难预防工作抓细、抓实、抓牢!
*注:文中应急测绘技术系笔者与同道开发,所涉领域包括农业灾害、国土灾害、洪水灾害、建筑物坍塌、矿山生产事故等!共分为防灾监测、决择指挥、事故救援三阶段内置,应急测绘部份科目已使用过,效果很好,实现了精确救援。文中部份数据是笔者经过多年观测、设置实际滑动场景进行论证、再进行物理解算,具有独创性。
第6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教学主题: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脱险方法及防溺水教育
教育目的:
1、利用泥石流山体滑坡、溺水等的网络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灾情图片和视频宣传。
2、让学生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原理,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感恩社会。
3、加强学生的爱国尽责、生命感恩、爱心互助及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掌握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方法、预防溺水的方法等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观看有关泥石流的图片。
二、介绍泥石流发生的原理及种类:
1.泥石流发生的原理:
泥石流发生是在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2.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
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逃生方法: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5、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6、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半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7、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
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四、掌握预防溺水的方法:
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
识而溺水死亡,引发溺水事故,所以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一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准去。
二不:没有会水性的大人陪同不准去。
三不:有水的地方远离不准去。
四不:不到沟、渠、水库、塘等深水处玩。
探讨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会水性。
2.意外掉入水中,室息死亡。
3.在水中突发病尤其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救护需知: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让大人来营救。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营救等危险性活动。
五、师生交流。
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珍爱生命就等于珍爱自己,请举例子说一说怎样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思考“从泥石流山体滑坡中我看到的、我想到的;我能为身边的人做什么?我能为自己做什么?总结: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每一天。希望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同学们能珍爱生命,感受生命价值,养成自觉遵守安全原则及其他安全防范原则的习惯,祝大家天天安全!
第7篇: 幼儿园防泥石流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泥石流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二、活动过程:
随着气温的上升,雷雨天气增多,为防止泥石流、洪灾、雷电等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决定开展一次防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事故的主题班会。
一、山体滑坡
山体是否崩塌,从外观上可作判定。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征兆时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坡度较陡,大于45度,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公路边坡都是山体崩塌的多发地带。
崩塌应急避险的方法: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二、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征兆: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另外,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这些迹象都能确认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泥石流一般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部分发生于下午至次日凌晨,在连续降中雨、大暴雨和高雨出现之时或稍后发生泥石流。她特别指出,今年雨水较多,泥石流则随时可能在山区沟谷发生。
泥石流应急避险方法:当根据各种现象判断泥石流发生之后立即逃逸,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降雨暴发;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三、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洪灾多发于6月至9月。洪灾会致使农田受淹,村庄被冲,房屋倒塌,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一)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1、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
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2、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